“前有吕布后有马超”这句话常常被人调侃,类似于“郭嘉不死卧龙不出”的说法。它并非真心夸赞马超,而更像是一种讽刺。事实上,马超的武功并不像传说中那么卓越,他的战力与许褚相差无几。马超曾在战斗中被许褚打断了枪杆我爱配资家,与比自己年长十岁的张飞单挑时,还得先使出暗器。如果关羽和张飞联手,马超或许连三十回合都撑不住。至于郭嘉,虽然他与曹操相伴多年,却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,死后仅有二百户食邑,职位不过是军谋祭酒。曹操手下,像郭嘉这样的参谋不止一个,荀攸便是其中之一,而诸葛亮则被誉为“千古名相”,其才干和成就更是盖过郭嘉。
郭嘉与诸葛亮从未交过手,他们之间也没有过直接的对抗。实际上,马超与吕布或许有过直接交锋的机会。历史上的关东联军讨董卓之战发生在初平元年,即公元190年。而马超出生于公元176年,15岁的马超完全有可能随马腾一同出征。古代人的寿命普遍较短,成年的年龄也较早,12岁的岳云和13、14岁的罗士信,都已经是军中的顶尖猛将。
在正史中,马超虽然勇猛,但并没有展现出卓越的武功。与其部将庞德相比,马超的战绩显得黯淡无光。钟繇曾征调马腾去对抗袁绍余党高干和郭援,马超在作战中脚部受伤,几乎没什么战功。而庞德却斩杀了郭援,将其首级献给钟繇,史书称庞德“勇冠腾军”,这意味着马腾军中最能打的并非马超,而是庞德。
展开剩余69%史书还记载了马腾与李傕的矛盾。董卓死后,李傕和郭汜劫持了汉献帝,马腾因私利与李傕反目。两家开战,马腾和韩遂最终败于李傕和郭汜,战死的还有万余人。董承一度愚弄汉献帝,但他其实是董卓女婿牛辅的余孽,这段历史在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中有明确记载。马腾曾经与董卓结盟,但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罗贯中却将其写成“勤王马腾举义”,美化了马超的形象。
马超的出征经历并非出于大义,而是为了个人利益。与李傕开战时,李蒙并非马超所杀,虽然马超年仅19岁,但李蒙的死亡发生在公元195年3月2日,时间很明确。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并未让马超参与虎牢关之战,而是安排刘备、关羽和张飞三英合力战吕布。
如果按史实来说,马超很可能曾站在董卓一方,或作为吕布部将与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交手。假如15岁的马超与关羽、张飞对战,他很可能连十招都接不住,因为他年少,经验不足,而刘备、关羽、张飞已经是沙场老将了。张飞和关羽至少在二十多岁时,经历了黄巾起义等多次战斗,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。任何一位猛将的战力,都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。
马超和关羽张飞的对决,胜负早已注定。十五岁时的马超,尽管天资出众,但与刘备、关羽、张飞相比,差距显而易见。刘备等人虽然身世平凡,但通过多次战斗,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作战经验。马超在武力上或许不如他们,能否击败刘备甚至是个问题。历史中的四大名家剑法之一便是刘备的顾应法,马超的“出手法”也同样传世。
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马超并未斩杀过任何著名将领,甚至与于禁、张郃、曹洪的单挑也未分出胜负。许褚的战斗虽然也有马超的参与,但并非马超的射箭致命。与吕布并列,被曹操评价“不减吕布之勇”,其实是有讽刺意味的,因为吕布自称三姓家奴,而马超的立场却常常摇摆不定。马超不仅要认韩遂为父,甚至有意接近张鲁。将他与吕布相提并论,未必真的是夸奖。
《三国志》中列出了讨董诸侯的名单,马腾虽然也列其中,但这并不意味着马超有卓越的战功。如果按照史实,马超很可能在吕布麾下与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交手,之后或许会有伏笔为马超归顺刘备创造机会。毕竟,初平元年,若马超出现在虎牢关,单挑三英,胜负何时见分晓,仍是个未解之谜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